首页

招女M

时间:2025-05-23 03:57:33 作者:(友城故事)跨越中缅边境的减贫之路 浏览量:45864

  中新网北京11月5日电 第十四届北京菊花擂台赛5日在北京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举办,本届擂台赛吸引来自中国十余城市40多个养菊单位和众多民间养菊高手参加,集中展出精品菊花品种500个、1500盆。经过激烈角逐,天津水上公园选送的“沽水锦霞”成为“菊王”。

11月5日,第十四届北京菊花擂台赛在北京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举办。“沽水锦霞”成为“菊王”。

  “斗菊”看京城。菊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和应用历史,品种丰富、分布广泛,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1987年,菊花与月季一起成为北京市花,但说起老北京秋冬时节“斗菊”的习俗,可以追溯至宋代。据记载,各类菊花大会上万菊竞艳、菊龙欲飞,好不热闹。

  第十四届北京菊花擂台赛是2023北京菊花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花卉协会联合主办,北京花乡花木集团与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承办。本届擂台赛主题为“金菊绽放凝风姿·菊王盛誉满京城”,邀请了来自国内十余城市40多个养菊单位和众多民间养菊高手参加,集中展出精品菊花品种500个、1500盆,呈现了一场传统又新颖的文化盛事。

  展出百余种菊花种质资源

  本届菊花擂台赛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参赛作品,征集来的菊花作品包括独本菊、多头菊、什锦菊、盆景菊等,品种超过500个。参赛作品以菊展形式布置在各处景观,结合菊花形态、历史文化和应用形式进行设计,格调高雅、造型优美,市民游客可信步在菊花小景中近距离观赏。

11月5日,第十四届北京菊花擂台赛在北京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举办。

  设置菊花主题家庭园艺展区

  擂台赛期间,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专题设置了菊花为主的家庭园艺展区,家庭园艺展区营造了书房、阳台、会客厅、画室等各式家居生活场景,结合品种菊,案头菊、小菊盆景、菊花插花、菊花切花和盆栽小菊等多种菊花形式进行搭配布置,希望通过这些场景为大家拓展更多菊花的居家布置创意,让民众看到传统花卉与生活相容的魅力,让菊花这一中国传统名花能够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

  举办品种菊擂台赛决赛

  经过专家评审,7盆精品菊花作品入围决赛。决赛现场,按照“株型完美、长势优良、花型优美、花色纯正”等评比标准,投票选出本届擂台赛“菊王”,并举行颁奖仪式。

11月5日,第十四届北京菊花擂台赛在北京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举办。

  现场,舞台剧《花神十二梦》是多种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的情景剧,将黄梅戏、京剧等戏曲的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交融于舞台之上,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多位小朋友担任候选菊花作品“小小讲解员”,带动市民广泛参与,传承和发扬老北京“斗菊”文化。

11月5日,第十四届北京菊花擂台赛在北京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举办。

  开展科普体验系列活动

  品味菊花之美,体会秋之雅趣。擂台赛期间,同步举办系列活动,包括菊花科普导赏,从植物科学角度观察菊花,讲解菊花的类别和习性;菊花丙烯画,使用丙烯材料在布包上手绘花卉装饰;秋菊芳华花艺,使用秋季自然物品创作花艺作品;推出“菊花花神”文创衍生品,趣味性十足。

11月5日,第十四届北京菊花擂台赛在北京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举办。

  北京菊花擂台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为传承和发扬“斗菊”文化、推进民间菊花栽培技艺和观赏水平提升、激活家庭园艺花卉消费、持续打造“京·花果蜜”发现之旅文化品牌发挥了积极作用,助推全市花卉产业发展。

  11月6日,本届北京菊花擂台赛精品菊花展厅在花卉科研实验室(科普大课堂)将对游客开放,展出持续至11月下旬,民众可前往品菊、赏菊,感受北京菊花文化的独特魅力。(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如何看中国发展的“波浪和曲折”

来自江苏的诚源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在此次推介会上签约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公司新疆区域负责人雷波说:“我们将以伊犁作为‘品牌出海’‘走向中亚’的支点,分批在伊犁投资建设多个项目。通过产业联盟、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合作,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产品、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寻求与地方政府、本地企业交流与合作,发展新质生产力。”

福建建瓯大汴地:周敦颐后裔建筑群耕读遗风犹存

在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主办的“用共同体理念应对民族冲突和民族矛盾”主题边会上,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魏国雄表示,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种族与族裔矛盾加剧难题。中国历来重视民族问题,提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其开放包容的理念和成功实践为世界民族事务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陈加良介绍了西藏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状况,各族群众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就业权、健康权等人权得到充分保障。

河南省信阳市政协原副主席金平接受审查调查

唐晓阳,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系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主持人。研究方向包括政治哲学、“一带一路”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曾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任职,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非洲开发银行及多家科研院所和咨询公司顾问。曾赴亚非拉调研60多个国家,对数千名企业家、官员、工人、农民进行访谈,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著有《共同进化的实用主义:中非经济合作的方法和影响》《中非经济外交及其对全球产业链的启示》。

兵种协同淬砺制胜刀锋

3月26日,广东广州,“胡志明同志在广州”展览开幕仪式在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举行。该旧址位于广州市文明路248号、250号,为一座两幢三层砖木结构的民居。2008年,该旧址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青海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

合作备忘录由香港机管局机场运行执行总监姚兆聪及中国商飞客服副总经理朱明签署。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尹宗华、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崔建春、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等在场见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